10月14日,由北京语言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主办的“比较视野下的古典与现代、东方与西方”跨文化论坛在京举行。该论坛为北京语言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建所二十周年而举办,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助理张旺熹、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王宁、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学术顾问严绍璗等百余位中外学者出席会议。
论坛围绕比较文学与古典文学、跨文化与跨学科研究、汉学与中国学研究、汉语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翻译与形象建构研究、比较视野下的文化和文学经典等话题展开。王宁在题为《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及中国人的形象:历史的演变与现状》的大会发言中,探讨了全球化语境下国家形象建构的重要课题,以及如何掌握自己的话语讲好中国故事,以便他人更好地了解中国。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杨慧林则从中西思想之间的对应和比较中,阐释了哲学的“对极性”概念。
围绕跨文化与跨学科议题,北京大学出版社外文编辑部主任张冰从文学发生学意义上探讨了俄罗斯学者在多元文化语境中进行的民间文学传递生成变异研究,即“在文学的‘发生学’的机制中,作为其内在的‘异质文化语境’的文化传播的所有形式,几乎都是在不正确理解的逻辑中进行的”,其研究意义和视域已经远远超出了“文本”立场上的、具体情节结构的以及故事模式的比较阐述。福柯在《词与物》中论述说,人文科学“通常不仅难以确定对象之间的界限,而且还难以确定心理学、社会学、文学和神话分析所特有的方法之间的界限”。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学者张锦在福柯的论述语境中阐述了人文科学的跨学科属性,并为跨学科研究寻找合法性和方法论依据。
在“比较视野下的文化和文学经典研究”主题中,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生安锋考察了老舍等现代作家的作品在英语世界的翻译、传播和接受状况,结合当代作家在国际上的译介,认为影响民族文学走向世界文学之路的因素是多样的,如作品及翻译的质量、国际时代风尚与美学标准、国家软实力及政治经济因素等,提出了在全球化时代,推广“世界文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首都经贸大学教授石海毓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了美国自然文学中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关系的表达。非裔美国女作家杰思敏·沃尔德的小说《拯救骨头》与印第安裔美国女作家路易斯·厄德里克的《圆屋》分别获得2011年和2012年的美国国家图书奖。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张龙艳从成长小说的视角出发,聚焦两部小说中少数族裔青少年的成长困境及艰难历程。
部分学者还就华文文学与世界文学展开对话。学者古远清以《从“发现”到“发明”台湾文学》为题,论述了呈逆向发展的两岸的台湾文学研究。海外华文作家吕红介绍了海外作家刊物《红杉林》的创办和发展过程。大连理工大学副教授戴瑶琴谈到,21世纪以来,“中国故事”成为中国海外“新移民文学”的关键词和创作生长点。她以海外新生代作家山飒为例,探讨其小说中的“中国故事”架构和所呈现的个性化的“中国故事”形态,认为空间、观念、文化三大因素成就了山飒“中国故事”的独特性,文学与诗词、绘画、音乐的内在联系构成其小说的重要特征。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青年学者汤俏从宏观角度论述了海外华文文学的中国书写,认为经过30余年的沉淀和发展,海外华文文学的创作主题逐渐从“异国书写”转换到对中国故事中国经验的书写,大致分为“大历史”“民间乡土”和“当下中国”三种类型,始终显示出力图呈现人物命运、历史传承、文化身份认同三位一体的开阔气象。
北京语言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成立于1997年,2000年建立全国第四个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点。建所20年来,产出了一批高质量的学术成果,在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领域保持了较大影响力。论坛上,北京大学教授乐黛云、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和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向北语比较文学所建所20周年发来贺信,表达对其所取得成绩的肯定和对其未来发展的期望。